宋福范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出了新的提煉和概括,全方位深化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理論體系,將全黨對這一指導思想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和水平。
一、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味著什么
對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味著什么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認知,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過程中的功能定位,也就是“管什么用”的問題;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也就是“是什么意思”的問題。我們的重點是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功能定位,但為了更好地理解功能定位,必須深入理解把握其科學內涵。
(一)功能定位
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功能定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所選定的根本方向,是為了保證黨和國家沿著這一方向前進所確立的根本政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這個“根本方向”,是我們黨和國家的發展所描繪的一個大的“箭頭”“橫軸”,建構了黨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所確立的宏大坐標系。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歷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就是在由這樣一個“箭頭”“橫軸”建構的宏大坐標系中,寫出最新最美的文字、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演繹了一幕又一幕領導人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威武雄壯的歷史大劇。
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